-
2017-02-10 11:09:27
腕带在急诊成批伤员抢救中的应用
在成批伤病员急救中,短时间内大批患者信息不易掌握.反复询问、查对,重复操作,延误抢救时机,还易出现差错事故.为便于抢救识别,我科定制一次性标识腕带于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用于4批100例外伤患者的抢救中,效果好,介绍如下.
-
2017-02-09 11:30:33
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当前电子病历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医院急诊业务的快节奏性、复杂性与医疗应急性,在急诊上应用仍是一大挑战,历年来国内一直缺乏较为成熟的急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因此根据医院急诊特点对该系统建设进行研究与设计有利于弥补这一空白。
-
2017-02-09 11:12:02
腕带识别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通过腕带识别提高护理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方法 患儿人院时由当班护士核对确认患者后,认真填写其基本信息,将标识带扣系在患儿手腕处.护士在各项操作前扫描患儿标识带即可进入该患儿界面,减少各环节查对.结论 病人腕带标识是防止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的理想方法.
-
2017-02-08 10:32:56
安徽省立医院徐冬:风筝能飞多远?浅谈“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到底能为医疗做些什么?或者说“医疗”依托“互联网”到底会改变什么?关于这一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年来,行业内也有很多实践,比如“云医院”、“互联网医院”、“影像云”及预约诊疗App服务等,但是实际效果与行业预期,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第三方资金对“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注入,目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难道是行业方向跑偏了?借此机会,我想与业内同仁分享本人在这方面的思考。
-
2017-02-08 09:48:04
患者腕带标识的使用体会及展望
患者标识腕带(Patient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是系在患者手腕上,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是患者标识的一种,能够有效保证医院工作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识别。它能够防止被调换或随意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正确性。患者标识腕带作为医疗管理可靠的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而引发的医疗事故。随着腕带管理制度在我院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2017-02-07 09:45:40
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 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提高患儿佩戴腕带的依从性。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患儿进行调查。 结果: 住院患儿未佩戴标识腕带者占 24畅3%, 原因有: 标识腕带佩戴不方便、 大小不合适、 容易脱落, 医务人员对标识腕带认识不足, 健康宣教不到位。 结论: 通过加强认识、 加强对患儿家属宣教等措施, 可增强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 可保障患儿治疗护理操作安全。
-
2017-02-06 10:45:39
标识腕带佩戴执行欠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标识腕带佩戴执行力差的原因,有效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分别对283例住院患者、126名医务人员(医生22名,医技人员35名,护士6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83例患者中29.68%愿意佩戴、40.28%勉强佩戴、26.15%不愿意佩戴、3.89%强烈排斥,主要原因为思想认识不足、抵触患者角色、佩戴不舒适、医务人员腕带核对制度未落实;22名医生100%、35名医技人员94..
-
2017-02-05 14:57:18
康复训练患儿腕带佩戴率不达标原因分析与对策
从护理角度出发,护理安全与病人安全息息相关.建立一个更为完善、安全的查对系统是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准确识别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力措施[1].腕带是识别、确认病人身份的一种标识.腕带标识制度是临床上的一种查对制度,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差错降至最低[2,3],但是部分病人甚至医护人员对佩戴腕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第一目标即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身份识..